柿樹樹形的特點
沒有明顯的中心領導枝,樹冠比較開張;在主干上著生3~4個主枝,向四周的斜上方自然伸長;各主枝間要保持20~30厘米的間距,以防輪生而出現掐脖現象。各主枝的方位、角度和長勢,應保持基本一致,以利均衡發展;主枝上的側枝,也需保持相應的間距,而且要左右分開,使其均勻分布,以防重疊。幼苗定植后,在80~100厘米左右處定干。定植后的2~3年內,要暫時保留直立的中心領導枝,促使各主枝向外開展延伸,擴大樹冠,避免出現抱頭生長的現象。對保留的中心領導枝,每年都要進行短截,一般留30~40厘米,控制過度延伸,以防影響下部各主枝的生長。到樹冠基本形成,有3~5個主枝時,再將中心領導枝從基部疏除。與此同時,要注意培養側枝。每個主枝上,可選留2~3個側枝,使其相互錯落。均勻分布,以利通風透光,并促進主、側枝分生小枝,以便培養結果枝組。在疏除中心領導枝以后,對樹冠內的直立枝和細弱枝,可根據需要,確定其保留、短截還是疏除。這種樹形樹冠開張,樹體較為矮小,通風透光良好,也便于管理,適用于長勢較弱,樹冠開張的品種,如磨盤柿、火柿等。自然圓頭形有些分枝多,樹冠開張的品種,如鏡面柿、八月黃、小棗子、小面糊等,可選用自然圓頭形。這種樹形的特點是:干高1.0~1.5米,選留3個大主枝約呈40度向斜上方延伸;各主枝上再選留2~3個側枝,側枝以外再分生小側枝,或分生結果母枝和枝組,用于結果。